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降本增效最大的问题,是搞了一堆“假动作”

发表时间:2025-3-24 13:05:56阅读次数:37

这两年,很多企业都在喊“降本增效”。有人砍了30%营销预算,结果业绩断崖式下滑;有人全员降薪20%,核心团队半年内集体离职;有人把流程砍到只剩三步,结果客户投诉量翻了三倍......重拳出击下,预算降了,企业命也没了半条。真正的降本增效,不是断臂求生,而是精准手术。今天,我们结合革兴咨询11年的管理咨询经验,剖析并分享几种常见的降本假动作,以及落地有效的降本真方法。
01
假动作:砍预算,不砍目标。在给客户做咨询陪跑的过程中,我们就曾遇到这样的客户:年初宣布全员降本,并将市场部预算直接砍掉了50%,但年度GMV目标反而上调了20%。结果,三个月后,ROI跌破生死线。事实上,这种既要又要的情况,很多公司都存在。研发费用砍30%,但要求产品迭代速度翻倍;客服团队缩编50%,但客户满意度仍要提升到98%;行政部连A4纸的采购都要审批五轮,但要求人均效能提升40%。公司砍掉的是成本,流失的却是人心。真动作:重新定义价值锚点。我们说,真正的降本增效,不是单纯的预算降低,而是战略聚焦。企业把拳头收回来的目的,是为了接下来更有力地打出去。所以,企业在开始行动之前,必须先明确当前最重要的业务目标是什么在公司上下共识目标的基础上,再进行精准资源分配,确保资源投入能够带来真正的效益提升,而不是盲目削减成本。

02
减人员,不减工作量与职位。公司进行所谓的“精英化改造”,裁员近半。于是,剩下的员工人日均工作时长猛增。每天进公司做的不是全力打仗,而是疲于奔命,堵枪眼。时间久了,加班熬夜成家常核心人才流失率也一路激增。更有些企业,裁掉了20%的员工后,却增加了2到3个副总裁的职位。裁掉的是执行者,剩下的是汇报者。真动作:重新定义组织颗粒度。把盲目裁员当成降本的手段,很像是用放血减肥。表面上见效,实际却削弱了企业的根基。真正的降本增效,是建立在“优化组织架构,明确每个岗位的责任与权限”基础上的。将大团队拆分为小单元,每个单元都承担明确的目标和责任让管理更加精细化的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管理成本,并提升了组织的整体执行力与效能。

03
假动作:上系统,不上认知。在做管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很多企业为了提高效率会引入ERP系统。但除了财务部门,其他部门往往对系统的使用不感冒,抱怨“难用、费时间、效果不好”,还是习惯性地依赖Excel。企业的管理者对此也感到无奈。系统越先进,数据却越割裂,反而成了企业运营中的痛点。实际上,这种新瓶装旧酒问题,根源不在于数字化本身,而是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忽视了员工的数字化思维。真动作:用认知转型推动工具升级,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不在于系统,而在于提升员工的数字化思维,改变组织的工作与决策方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可以定期举办数据管理与分析培训,提升员工的数字化能力。同时,通过奖励成功应用数字化工具的员工或团队,激发更多人参与。

此外,还选择关键业务场景进行数字化应用试点等方式,让员工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字化带来的优势。通过这些措施,让数字化工具充分发挥效用,推动企业实现增效降本的长期目标。

总的来说,降本增效,并非一场单纯的成本削减战,而是一场深刻的组织进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做的,不只是应对眼前的表面问题,更是要打破旧有模式,改造和优化组织结构,从根本上提升组织能力最后,再说一句:不要为了降本而降本,要为了活下去而变革。记住,砍掉脂肪是本事,留住肌肉是智慧,培育造血能力才是终极答案。

版权所有:杭州革兴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浙ICP备16015775号-1